行業新聞

新聞動態

湖南: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 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

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這十年,湖南堅定不移做大做強做優實體提經濟,工業增加值從2012年的9140億元增加到2021年14162億元,年均增長8.5%。涌現出裝備制造、原材料、消費品三個萬億行業。

湖南工程機械規模位居中國第一,在全球50強中,占據四席。世界經濟論壇發布新一期11家全球制造業領域燈塔工廠名單,三一重工長沙18號工廠入選。這也是湖南繼博世長沙獲評后,湖南第二座世界級的“燈塔工廠”。目前,湖南已經獲批國家智能制造示范企業和項目43個。

三一重工泵送公司工藝裝備研究院院長 姜雄:效果非常明顯,生產周期我們是縮短了50%?;诒容^明顯的效果以后,我們就同步啟動了整個集團的45個燈塔工廠的建設。智能制造水平,有了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



湖南: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 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


堅持“關鍵核心技術必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十年來,湖南在工業領域攻克填補國內空白技術200多項。近日,全球首個汽車用鋁基復合材料制動盤團體標準正式發布,填補了在電動乘用車領域的技術及標準空白。而標準的牽頭起草單位,來自湖南湘投金天鋁業。

湘投金天鋁業自主研發的這款制動盤,重量僅為傳統鑄鐵產品的一半,應用到新能源汽車后,僅制動系統就能減重約15公斤。

湘投金天鋁業董事長 蔣兆汝:標準發布以后,我們想在湖南省建設依托湖南、面向全國、面向全球的產業化的生產基地,爭取讓每一臺新能源車都能夠裝上由湖南人生產的鋁基陶瓷制動盤。

湖南: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 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


湖南培育了國家級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1個,建設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44個,累計推動44.5萬戶企業“上云”。

中電軟件園集聚了高新技術企業226家。通過搭建技術和市場常態化交流平臺,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園區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到7家。

長沙中電軟件園副總經理 黎璐:我們每年新增市場主體100多家,下一步,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特別是集成電路、半導體、先進計算領域引入更多的企業集聚發展。

十年來,湖南制造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加速向湖南創造轉變。187家世界500強企業投資湖南,中國長城、58集團等企業的全國總部或第二總部落戶湖南。2021年,制造業增加值占湖南GDP比重上升到27.7%。湖南,正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強省闊步邁進。

湖南省工信廳廳長 雷紹業:以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為目標,力爭在增強產業鏈韌性與穩定上取得新的突破。全力以赴優化生態。力爭在優化創新、制造、應用生態上取得新的突破。

圖文來源:湖南衛視新聞聯播


長沙制造,非凡十年!擁有制造業五大千億產業集群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以先進制造業為代表的實體經濟,就是長沙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根基。

早在20多年前,長沙市委、市政府就將工程機械確定為主導產業,久久為功,一張藍圖干到底。

黨的十八大以來,長沙先進制造業發展錨定新方向,堅持以智能制造為統領,以產業鏈建設為抓手,以“三智一芯”為主攻方向,奮力推進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產業興,則實體興;實體強,則長沙強。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長沙制造業發展站上了新起點,取得了新突破,樹立了新形象,在著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的新征程中彰顯了省會擔當、貢獻了省會力量。

?這十年,長沙先進制造業由工程機械一業獨大發展至擁有五大千億級產業集群,工程機械產業集群進入工信部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池。

?這十年,新一代自主安全計算系統產業集群在工信部先進制造業集群競賽初賽勝出;新型合金材料產業集群、智能汽車產業集群、功率半導體產業集群、瀏陽市生物醫藥特色產業集群在湖南省先進制造業集群競賽初賽中勝出。

?這十年,長沙千億級園區由2個增加到5個,集中承載了全市53%的規上工業企業、61%的高新技術企業、88.7%的上市公司和全部百億級項目。長沙高新區、長沙經開區全國排名持續提升。

?這十年,長沙規模工業企業從2000余家增長到突破3000家,工業百億企業14家,國家級單項冠軍企業(產品)16個,工業上市企業67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分別達到143家、533家。

長沙制造,非凡十年!擁有制造業五大千億產業集群

全球50強,長沙占4席!三一榮登福布斯全球500強,三一、中聯、山河、鐵建等4家企業蟬聯全球工程機械50強,藍思、圣湘、澳優、國科微、景嘉微等企業成為行業內具有全國乃至全球影響力的企業。

長沙制造,非凡十年!擁有制造業五大千億產業集群

國科微研發的8K超高清視頻解碼芯片成功服務2022北京冬奧會

長沙制造,非凡十年!擁有制造業五大千億產業集群

三一集團18號廠房是國內工程機械行業首個全數字化工廠、亞洲最大的智能化制造車間。

長沙制造,非凡十年!擁有制造業五大千億產業集群

三一重工“18 號廠房”無人閥塊加工中心

中聯重科生產銷售了全國最多的塔式起重機,全國第二多的汽車起重機,以及全國最多的攪拌車。

長沙制造,非凡十年!擁有制造業五大千億產業集群

世界最高高空作業平臺正在工作

全球首臺大坡度螺旋隧道掘進機!9月4日,由中國鐵建重工集團、中鐵十八局集團聯合打造的全球首臺大坡度螺旋隧道掘進機“北山1號”在長沙下線。

長沙制造,非凡十年!擁有制造業五大千億產業集群

全球首臺大坡度螺旋隧道掘進機

中歐班列山河智能專列從長沙北站駛出,滿載近500臺挖掘機和滑輪裝載機,一路呼嘯開往歐洲。

長沙制造,非凡十年!擁有制造業五大千億產業集群

中歐班列從長沙北站駛出

長沙先進制造業的不斷加速跨越,站上新起點,助力長沙在全國城市競爭中爭先進位、乘風破浪。

長沙市模具產業發展座談會召開,鄭建新要求:聚焦前沿創新發展,加快推動模具產業步入“快車道”

聚焦前沿創新發展??加快推動模具產業步入“快車道”

長沙市模具產業發展座談會召開,鄭建新出席


近日,長沙市模具產業發展座談會召開,市委副書記、市長鄭建新強調,全市上下要把握長沙模具產業發展的優勢和潛力,搶抓機遇、系統謀劃、大力培育,聚焦前沿創新發展,加快推動模具產業步入“快車道”,為打造先進制造業高地注入更大動能。

長沙市模具產業發展座談會召開,鄭建新要求:聚焦前沿創新發展,加快推動模具產業步入“快車道”

長沙市模具產業發展座談會召開,鄭建新出席。


長沙模具產業已有近30年的發展歷史,當前汽車模具、工程機械模具發展勢頭強勁,建材、家電、塑料模具也在加快發展,初步聚集了一批“專精特新”模具企業。會上,省模具協會和曉光模具等11家模具企業負責人聚焦當前行業發展存在的困難、問題及工作建議深入探討交流。

鄭建新指出,模具產業被稱為“工業之母”,是基礎工業、配套行業、引擎產業,長沙加快培育發展模具產業鏈有機遇、有市場、有優勢。全市各級各相關部門要突出創新強鏈,聚焦模具行業的前沿領域,有效整合在長高校和職業院校的創新資源,大力完善校政企協同創新機制,發揮龍頭企業創新引領作用,輻射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創新,積極搶占產業發展新賽道。要突出數字活鏈,充分發揮長沙“三智一芯”智能制造的優勢,支持引導模具企業加大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集成應用,不斷提升模具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要突出平臺育鏈,規劃建設國際模具產業園,加強調查研究,抓緊細化方案,打造產業強磁場。要突出融通延鏈,建立模具產業與工程機械等重點產業之間的供需對接平臺和融通合作機制,推動形成大中小企業深度協同、上下游密切聯動、各領域融通發展的新局面。要突出人才興鏈,加大模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的力度,推動企業與在長高校、職業院校完善產教融合和協同育人機制,加大人才引進力度,進一步強化人才保障。

中國是模具制造大國、消費大國,中國模具不僅支撐了中國制造業的蓬勃發展,也滿足了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物質需求;不僅貢獻了中國制造,而且融入國際模具制造體系,站在了國際模具舞臺的中央。聚焦數智賦能,引領產業升級,數控機床、模具制造主題展區,作為2022長沙智能制造裝備博覽會的重點展區之一,吸引了一勝百模具、大同模具鋼、德國薩爾等知名品牌亮相??蓾M足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軍工、通訊、半導體、汽車制造、家電、電子、醫療及包裝等行業的一站式采購需求,8月18-20,長沙國際會展中心,不容錯過。

部分圖文來源:長沙晚報

湖南“智造”有實力 5家湘企入選2021中國智能制造50強

近日,中國科學院《互聯網周刊》、eNet研究院、德本咨詢聯合發布2021中國智能制造50強排行榜。其中,5家湖南企業入選,分別是三一集團、中聯重科、藍思科技、楚天科技、山河智能。

湖南“智造”有實力 5家湘企入選2021中國智能制造50強

隨著信息技術和人工智能的發展,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快推進,智能制造成為我省制造型企業搶占發展機遇的制高點和主攻方向。

發展智能制造需要“軟硬結合”。藍思科技通過自研關鍵生產設備和發展工業互聯網,實現產線布局線體化、產品制造自動化和生產控制云端化。比如藍寶石長晶車間上千臺設備的運行狀態全部連線到云端服務器,除周期性維護操作外,完全實現大數據模型的智能化自動生產。

湖南“智造”有實力 5家湘企入選2021中國智能制造50強

山河智能的全系列智能產品和全生命周期數字化集成的“智造”模式,走在行業前列。山河智能在行業內率先實現遙控挖掘機批量工程化應用和銷售,并研發推出全球首臺5G+遙控旋挖鉆機、5G+智能鉆機等;融合智能鑿巖鉆機、無人礦用卡車、破碎篩分設備以及智慧礦山施工管理平臺,提供成套智慧礦山裝備解決方案。

湖南“智造”有實力 5家湘企入選2021中國智能制造50強

“50強”中,湖南企業占據十分之一。中國中車、特變電工、比亞迪等央企和大型企業在湖南也有智能元素閃耀。中車株機在全球率先實現轉向架制造的全流程數字化,衡變公司投資新建了全國輸變電行業首家5G智慧工廠。長沙比亞迪依托智造形成強大生產力,每3分鐘下線一套DM-i超級混動系統的電動總成,全面配套比亞迪汽車所有DM-i車型。

6.25萬輛!長沙比亞迪首季產量增長271%

據悉,長沙比亞迪是全省首家單廠產值過五百億元的汽車企業。隨著比亞迪在長沙布局的動力電池、智能終端、IGBT半導體等產業產線逐步成熟,比亞迪在長沙的總產值將加速邁上千億級臺階。

日前,比亞迪發布公告稱,根據公司戰略發展的需要,從今年3月起,比亞迪停止了燃油汽車的整車生產,未來將更加聚焦于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業務。

作為全球首個停止燃油車生產的車企,比亞迪能否憑借新能源汽車守住原有市場?在比亞迪整體轉至新能源賽道后,長沙有何發展優勢?帶著這些問題,4月7日,記者走訪了長沙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簡稱“長沙比亞迪”)。

6.25萬輛!長沙比亞迪首季產量增長271%

在底盤裝配工段,工人進行整車裝配最后環節的操作。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志偉 攝

一季度生產汽車6.25萬輛

  走進占地約4000畝的長沙比亞迪,廠房內生產線快速運轉,一輛輛汽車滿載著貨品來回穿梭于各個產區,處處是熱鬧繁忙的景象。

  打開引擎蓋檢查油液位、坐進駕駛位查看內飾完整度、俯身端詳車輛側裙與輪轂……在整車裝配車間靜態檢測產線,數名操作工人圍著一臺臺即將下線的新能源車輛進行著最后的檢查。上班剛逾兩小時,工作人員就已完成了超百臺新能源車的檢測工序。

  “今年一季度,長沙比亞迪生產汽車6.25萬輛,同比增長達271%,迎來首季開門紅?!遍L沙比亞迪有關負責人表示。比亞迪停止生產燃油車,對于一直錨定新能源汽車生產的長沙比亞迪而言,無疑是一個發展機遇,長沙工廠生產動能也將得到進一步釋放。

  記者了解到,長沙比亞迪規劃了較為完善的新能源車生產線,可生產王朝網車型秦PLUS DM-i、宋MAX DM-i、元Pro,海洋網車型海豚、驅逐艦05、e2、e3等多款乘用車,K系列、C系列純電動大巴以及核心配套零部件。

  “技術創新是我們產銷兩旺的重要原因?!遍L沙比亞迪有關負責人表示。以比亞迪DM-i超級混動技術為例,作為比亞迪DM技術的第四代進化版本,DM-i動力系統可實現43.04%的熱效率,位列全球首位;雙電機EHS電混系統其電機最高效率可達97.5%。虧電油耗最低能達到驚人的百公里3.8L,可油可電,綜合續航里程能突破1200公里,而產品的價格與同級別合資燃油車打平,甚至還有優勢。這正是DM-i產品一經推出便大受市場追捧的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位于雨花經開區的長沙比亞迪DM-i動力工廠,是目前比亞迪DM-i系統在全國唯一的生產基地,可適配生產比亞迪全系新能源車型的動力系統。

  比亞迪加速布局長沙

  “整車生產制造在雨花、IGBT項目在星沙、刀片電池在寧鄉、高端電子智能終端在望城……”自2009年入駐長沙以來,比亞迪與長沙市建立了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并開始了“大滿貫”式的產業布局。

  經過多年發展,如今,長沙已快速成長為比亞迪繼深圳全球總部之后,集乘用車、商用車等產品線最齊全的全球新能源戰略基地;同時也是在整車、三電核心技術和智能終端等產業鏈最齊全的華中總部基地。

  在長沙比亞迪總裝工廠的底盤裝配工段,一臺臺AGV小車載著刀片電池緩緩駛入操作區,停在被吊在半空中的汽車正下方,在工作人員的協同控制下,AGV小車載物平臺緩緩升起,將一塊塊刀片電池精準地“托”入車底,蓄電池裝備工作便完成了。這塊極具創造性的刀片電池就產自比亞迪近年在寧鄉布局的工廠。

  “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完善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配套是我們持續在長沙擴大‘版圖’的重要原因?!北葋喌嫌嘘P負責人表示,當前汽車行業智能化、電動化趨勢正加速演進,作為車企龍頭的長沙比亞迪更要擔起發展重擔,助力長沙落實國家新能源轉型戰略,服務國家“雙碳”目標高質量綠色發展道路。

  據悉,長沙比亞迪是全省首家單廠產值過五百億元的汽車企業。隨著比亞迪在長沙布局的動力電池、智能終端、IGBT半導體等產業產線逐步成熟,比亞迪在長沙的總產值將加速邁上千億級臺階。

來源:長沙晚報